光纤到户新标准行业走向 2013-09-18 16:20 | |
近期住建部联合工信部出台光纤到户新标准。主要内容涉及:1、光纤到达最终用户端划入开发商配套建设,不能达标则不能通过审核,进而限制楼盘的出售。2、社区配套仅一张网(光纤),限制电信运营商恶意竞争引发的重复建设。3、禁止各种形式的组织运营商公平竞争。笔者认为总体来讲于国于民都是大大的好处,重复建设是内需更是浪费,而且实际都由消费者买单。不过对于目前通信行业的格局和盈利模式或成为颠覆性诱因,改变很多传统模式。本篇就运营商、开发商、物业公司、施工单位四个方面猜测行业走向。
电信运营商部分
总体来说对于运营商是喜忧参半的。看似此举打破了独家垄断的局面,但实际很可能会形成新的寡头垄断。对本地优势运营商当然是有一些不利,毕竟进场门槛的降低会降低本地化的优势,当然这种想法是建立在新国标被充分执行的基础之上。对当地劣势运营商当然是重大的利好。不过在最终用户的争夺上几家基础运营商需要比拼硬实力、比内功。拼价格、拼服务,行业会向好的方向发展。不过大部分二级、三级运营商会在这个进程中被清洗,当然我们不排除二级运营商中不乏有实力、有竞争力的公司。因而很可能形成新的寡头垄断形式。
对于所有运营商来讲,在内部各权利部分的利益分配将发生重大变化,只要可以调整得当,会形成财力集中于提升服务、品牌形象、渠道推广上,退一万步讲也比从前“低碳环保”许多。
开发商部分
新标准明显增加了开发商的资金投入和经营成本,曾经均由运营商投入(报销)的部分如今转由开发商来投入,此种显而易见。不过开发商可以通过转包、转架的方式消化掉新增加的成本。转包一定是某些通信行业内经营良好的施工单位,这点我们放到施工单位部分详细说明。转架的方式与目前的行业内的操作方法近似,只不过在新标出台后运营商是否还会买账不可而知了。
(笔者猜测,运营商仍将是配套建设的最终买单者)
物业公司部分
主要是独立物业公司恐怕在例如宽带运营管理费和进场费方面要缩水很多。之前就很灰色,如今更加晦涩。不过可以通过规范社区内发布渠道以获得新的赢利点,当然目前这些是不被重视或不屑去做的。笔者认为物业公司日子不好过是因为不爱动脑子。(业内人士勿喷)
施工单位部分
总体建设成本的缩水直接导致工程类的项目减少,肉少僧多的局面毕现。不过有实力的公司仍按原来的模式经营,垫资、施工、回款,不过是换了个东家而已。垫资部分很可能会相应增加,不过也是九牛一毛而已,与以往模式变化不大。有施工能力的公司会由小壮大,纯转包公司或会在变天的过程中逐渐消弱。(当然中国式的社会存在多种可能,你懂的。)
总结。时代和社会在变化,如果跟得上变化则生,跟不上则亡,亘古不变的道理。希望行业向好的方向发展,以上仅笔者愚见。
以上内容由天津光纤宽带服务中心 市场部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Email:tx022com@163.com QQ:704130400
微博互动方式:
微信公众平台: